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破解征地拆迁十大难题
- 2、领导干部如何提高科学谋划能力
- 3、如何破解群众路线中的“五个缺乏”
- 4、提高统筹谋划的能力后面接什么
- 5、针对工业园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破解?
- 6、中共四川省委对破解四川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怎样的战略谋划
如何破解征地拆迁十大难题
征地拆迁是项目开工建设的重要前提。如果是一进场顺利地拿到地,项目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施工计划就可以如期实施,施工进度就有保障;如果是征地拆迁遇到梗塞、让地不顺畅,项目如期竣工和兑现合同承诺的计划将要落空。这项工作开展的是否顺利,直接影响工程进度、施工工期和项目管理成本。如何解决征地拆迁困难中的问题,既保障项目快速开工的用地需求,又能和谐征迁维护好群众利益,实现“路地双赢”,是我们在工作中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征地拆迁凸显的几个问题
1、群众工作不好做。造成群众不愿意征地拆迁不外乎有几种原因:一是补偿标准不高。群众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说实话节衣缩食一辈子,好不容易建起的房屋,遇到基础建设,需要顾全大局,房子拆迁让路,但对经济困难的拆迁户来说,出现一些家庭无力购买超出部分的面积,造成无房可居的问题。二是安置点位置不理想。许多群众都倾向于就地安置,新安置点不如原来老房子环境如意,无论就医孩子上学,还是大人上班上街购物,出行不方便,新安置点服务不配套等。三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些人较为迷信,认为现在住得很好,人丁兴旺,子孙如鱼得水,这一切归功祖屋风水和祖宗保佑,搬家有可能把好风水搬掉了,心里忐忑不安老大不乐意。四是期望值过高。受利益趋动的影响,群众的各类情绪和矛盾总是不可避免的,遇到百年拆迁难得的机遇,认为应该向政府多要钱,条件不答应就赖得不搬,讨价还价的“钉子户”应运而生。五是土地收购的失落感。土地是农民赖于生存的保障,让农民离开土地就是剥夺了农民的保障。农民恋乡恋土的情结浓得化不开,已深入到骨子里了,没有了土地生存保障受到极大的挑战,又没有其他谋生出路,在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身上尤为显得明显。
2、地域性征地拆迁壁垒。征地拆迁难不能一概而论,稍微加于区别就不难发现,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的进度要明显快于地方基础设施项目,铁路项目要好于公路项目。原因是重点项目建设有资金保障,领导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一样,做事雷厉风行,一招一式落地有声,从省、市、区、县、镇、乡(街道)自上而下均成立征地拆迁办事机构,专门有一帮人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找人办事极为方便。而地方性建设项目,因建设需要匆匆上马开工,资金来源有不确定性,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撑,捉襟见肘,一时无法与征地拆迁户兑现,导致征地拆迁工作无限期的拖延。其次,受当地经济利益的趋动,一些部门和个人以维护群众利益不受侵害和发展地方经济为由,说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吃拿卡要,施工单位叫苦不迭,实在逼急了施工单位就用打架形式来推动拆迁,虽然做法不理性有些欠妥,但是也没有办法的办法。有些地区利用新闻舆论来推动征地拆迁倒不失为好办法。同样是国家重点项目,不同地区和省份,由于办事力度做事风格迵然不同,征地拆迁地域性差距明显。
3、征地拆迁机制不完善。首先,征地拆迁中政府与被拆迁者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土地补偿费和房屋拆迁费标准的补偿标准过低,体现不出地区差异;拆迁补偿政策混乱,同一区位的不同项目征地拆迁成本补偿标准不统一,政策延续性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成本无固定增长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依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不到位,既定的保障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重拆迁轻安置现象依然存在。其次,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工作方案不够完备,补偿标准没细化。在全国或在全省范围内没有统一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经济开发区和非开发区补偿不一样,随意而为,缺乏完整的补偿标准体系,没有建立能够随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补偿标准周期性调整机制,严重伤害了拆迁户的利益。第三,安置工作有缺陷。征地拆迁的安置工作为头等大事,使失地农民尽快得到基本充足的养老保障,做到安置工作达标后方能进行拆迁,但是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缺少周密成熟考虑,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分配机制不明显,群众有抵制情绪,安置工作反反复复,害苦了施工单位。第四,征拆人员积极性受限。有些地方征地拆迁工作经费相对有限,相关工作人员经济待遇相对较低;地方许多长期在征地拆迁一线的同志,经常被投诉或被个别群众辱骂骚扰,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第五,施工单位利益难于得到保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村民的利益一旦得不到满足,就把火烧到施工单位头上,干扰你正常施工。虽然出气对象是施工单位,但是真正的矛头不是对着他来的,逼迫政府作出让步。施工单位不折不扣成了“冤大头”,设备闲置和人员窝工费用由谁来承担?为此十分纠结。
二、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的几点策略
征地拆迁从表面看是政府的事儿,掏钱是政府的事儿,面子也是政府的事儿,拆得动拆不动和施工单位勿搭界,如果这样认为是大错特错了。征地拆迁难题不解决,无地可用,队伍上场后没有活干,设备闲置,经济损失尴尬境地自然不可能避免。因此,加强协作,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主动出击,是破解征地拆迁的难题的唯一出路。
1、充分做好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征地拆迁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做好各项前期工作是确保征地拆迁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首先,与地方征迁部门搞好工作对接,配合地方征迁部门摸清情况,把土地类别、房屋面积、青苗品种规格以及受征人等相关情况调查清楚,登记造册。其次,制定完善的征地拆迁工作方案,把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考虑在先,充分准备。通过实地调查,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并进一步细化的征地拆迁方案,组织项目人员一起攻关。再次,设置项目征地拆迁办公室,配主任和征迁员,同时,要成立征地拆迁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和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力亲为抓征迁。对征地拆迁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细化,时时关心,时时跟踪,盯住不放,狠抓落实。
2、提高征地拆迁工作服务水平。一是掌握政策和熟悉业务。作为征地拆迁工作集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关系学,涉及太多单位和拆迁户的利益,必须对征地拆迁政策有所了解有所掌握,说话谨慎,不能信口开河,做事谦逊,要小心翼翼,在处理业务向群众宣传时,要把握好方向,自己要做明白人。二是具备较强协调和沟通能力。征地拆迁免不了与人打交道,上至政府公务员下至平民百姓,征地拆迁矛盾需要协调与沟通,如果不会做协调和沟通工作,不仅不能够解决问题,还有引起对方的反感可能激化矛盾,因此,学会说话,提高沟通技巧很重要。三是超前工作意识和应变工作方法。主动上门求教,态度要虚心诚恳,在了解征求意见基础上,从诸多信息中梳理出有用的信息,超前谋划,应对瞬息万变的征地拆迁工作。
3、充分认识征地拆迁任务的艰巨性。由于国家对土地管理日益规范,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所以,征迁工作越来越难做。一是坚定信心。碰到征地拆迁难题不能退缩,遇到挫折不能气馁,人都是逼出来的,只要你努力去做,不怨天尤人,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有克制困难解决矛盾的办法。二是依靠地方政府。政府是征地拆迁的主体,必须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尊重当地风俗,以礼相待,真诚同对方交朋友,先拜访后办事,合理反映我们的诉求。要学会心细、腿快、脑灵、嘴甜、多磨的工作本领,让政府体会到我们没有地不能施工的难处。“感情有,喝杯酒”,有时一起吃餐便饭,酬谢一下对方也有必要。三是交好私人朋友。做好事情想要成功,需要领导也需要朋友。个别老百姓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与你讲政策,只会无理取闹。讲实惠、讲现实,有时政府人员也拿他们没辙。碰到难缠的“钉子户”,不能懈气,请当地有威望、且为共同熟悉敬重的长辈或领导出面做协调工作,为工作甚至和所谓的“钉子户”交朋友,任何事情总会有变化的,坚信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永远的朋友,有时候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四是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征迁人员难免要受气、受苦、受累,甚至被施工队伍和村民所误解,出力不讨好,心酸只能住肚子里咽,学会忍辱负重,遇到复杂问题和尖锐征迁矛盾时,需要攻坚,连续地做思想工作,也许你正常的生活规律完全打乱,但,你必须学会坚持挺住。
4、打造平安工地共建“路地双赢”关系。征地拆迁顺不顺和谐不和谐,虽然有多种原因,但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在人为和处理艺术,看我们自己愿意不愿意付出。因此,在对外宣传、外部环境协调上必须把握好关键几点:一是注意政策宣传教育工作,把征地拆迁政策和项目建成之后交通改善给地方带来的好处向群众讲清楚,妥善解决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以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二是对于个别钻政策空子借机闹事,敲诈、堵门、堵路等,严重影响施工秩序的行为,一方面进行有理有节地进行劝阻、批评、教育、警告、制止,软硬兼施,灵活运用;另一面和当地公安取得联系请他们出面调解矛盾解决问题。三是对群众合理诉求决不能视而不见。比如:因重载施工车辆造成当地村道路损坏,需要补修道路;因施工钻孔桩,泥浆外溢,流入农田,造成污染;因山体机械开挖和爆破施工,对周边村民的噪音影响,村民要求项目调整施工时间等等。对于群众合情合理的诉求,尽快予以答复和解决,避免问题扩大矛盾升级,影响和谐共建“路地双赢”关系。四是力所能及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于落后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群众生活还比较艰苦,脱贫致富的愿望较为强烈。首先,对于有劳动能力特别困难的村民,介绍到我们工地干活,帮助其解决困难;其次,在修施工便道的同时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修桥补路,方便村民出行,“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第三,对于村民遭遇干旱和洪灾等自然灾害,要雪中送炭,支持他们兴修水利渡过难关。五是开展送温暖工作。与当地学校开展帮扶结对子活动;重阳节关爱老年人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等等。改善关系,主动示好,是营造和谐“路地关系”一计心灵良药,问题和矛盾迎刃而解。
【重庆律师】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科学谋划能力
马治东谋划,是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轨迹,是对事物发展的方向、目标所作的一种理性思考和预先设计。科学谋划是正确决策的基础,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任何背离科学谋划的发展是无序的、盲目的。科学谋划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是领导干部智慧、能力、水平的综合反映。一个地方的发展稳定离不开科学谋划,因为工作目标的实现,工作思路、措施的确定都要通过科学谋划来实现。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当学会谋划、善于谋划、敢于谋划的表率。
首先,学会谋划。谋划是实现领导意图的重要方法。领导干部的一切谋划都要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都要以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科学谋划既要考虑全局,又要兼顾局部;既要立足长远,又要着眼当前。因此,必须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必须要求决策者具备科学谋划的本领。一是要加强学习。学会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科学论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正确的思路和决策。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理论素养,拓宽认知视野,正确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二是要掌握政策。一方面,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这是保证科学谋划的关键;另一方面,要找准政策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认真研究其中的利好因素,寻找和把握机遇。清涧县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省、市扶持榆林南部县加快发展的政策,谋划实施“六个一百”工程战略,即到“十二五”末,建成100万亩红枣基地,建成年产100万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培育100户成长型民营企业,完成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建成100万吨盐化工项目和100万吨煤焦转化项目;最终实现“5113”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城镇居民收入达3万元。目标任务既不冒进,也不保守,符合县情实际,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由此可见,掌握政策对科学谋划十分重要。三是要集思广益。一个人的知识和阅历是有限的,认识问题能力也是有限的,科学谋划必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集中民智,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用大家的智慧开启科学谋划的思维,拓展科学谋划的空间。
其次,善于谋划。谋划是否科学,关键要看是否体现时代要求,是否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谋划?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通过调研,能够掌握基层和生产一线的第一手资料,能够把大量的零散信息收集和归纳起来,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判,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并于此基础上作出正确决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谋划权。我县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提出了立足“四种模式”、走出“四条路子”、建设“四个清涧”和打造“四种经济”的发展路径,就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作出的一次谋划和实践。二是要抓住机遇。什么是机遇?机遇就是一种可能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加速发展或实现质的飞跃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对主体而言,就是机遇。战有战机,商有商机,抓住机遇,就赢得了主动权,失去机遇,就可能满盘皆输。我们的一切谋划都要密切联系世情、国情、县情,密切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要善于创造机遇、抢抓机遇、把握机遇,坚决避免因决策不当、准备不足或贻误时机而错失良机。三是要遵循规律。就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谋划中,我们必须本着科学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好大喜功、不弄虚作假、不盲目蛮干,始终带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情实感想问题、谋发展,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第三,敢于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策者只有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并以超前的胆识敢于谋划,敢想敢干,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一是要解放思想。在当今时代,任何目光短浅、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或行为,都将会造成被动局面,甚至巨大损失。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率先解放思想,在思想认识方面做到先人一步,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决摒弃大脑中长期沉淀形成的思维定势。当前,就清涧县而言,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如何突破这些困难和问题,就必须打破固有的惯性思维去谋划、去破解。二是要创新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容易形成具有个人鲜明特点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思路。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工作中遇到困难就会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如果善于创新,就会茅塞顿开,许多难题也就迎刃而解。所以,谋划过程中要善于创新,用新理念、新思路研究和思考面临的工作情况,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正确把握内在规律,不断推进思路创新、措施创新、机制创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三是要树立全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所谓谋全局,就是准确把握事物的总体发展趋势,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上进行决策。因此,谋全局必须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全、谋得深。作为决策者,务必要把全面的利益作为最高追求,善于把具体问题上升到原则上加以思考,而不是就现象论现象;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全局之中加以思考,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善于把当前的问题放在过程中加以思考,而不是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总之,科学谋划要求我们切实增强对事物的规律性、系统性、前瞻性认识,这样才能谋大事、谋好事、谋成事。
(作者系中共清涧县委书记)
如何破解群众路线中的“五个缺乏”
(一)着力解决缺乏战略思维的问题。缺乏战略思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局党组想大事、谋大事、抓大事,推进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站位不高、视野不宽,从全省改革发展大局来谋划和推进事业发展还不够;履行部门职能职责,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为推进“四化两型”献计出力做得还不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创新、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的切合度、融入度还不够高;习惯于“自弹自唱、自娱自乐”,满足于小部门、小责任、小风险,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二是局领导、中层骨干统筹全局、协调左右的能力不强,利用战略实施来拓展工作层面、推进纵深发展还不够。主动向省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请示汇报工作不多,横向工作协调与联系不广,不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双打”工作协调领导机制,发挥牵头部门的优势,借助上级和相关部门的合力来推进自身工作不力,遇到全局性工作怕牵头、怕协调、怕求人,习惯于单打独干、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三是一些普通党员干部大局观念不强,对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不高。工作使命感不强、创新原动力不足,不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认为谋发展、抓关键、解难题那是领导干部的事,与我关系不大,只要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就行了,“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针对上述问题和现象,我们要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牢固树立战略意识和大局观念,彻底转变因循守旧、自娱自乐、自我封闭的狭隘观念,用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全局思维来谋划和引领我省知识产权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破解影响事业发展中的全局性、政策性、瓶颈性问题,寻求提升工作水平、推进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全面加快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步伐。
(二)着力解决缺乏责任意识的问题。责任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待企事业单位和发明人的需求和期盼,不太重视和关心,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虽然还没有听到对我们局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反映,但“不主动查案、不上门服务、不愿意揽事“的现象还多多少少地存在于少数党员干部之中。怕担责任、不善独挡一面。少数中层干部责任意识不强,自身的素质能力也跟不上,什么事都指望领导出面、领导拍板,开展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难题就上交,面对一些职能职责交叉的综合性工作,处室之间、干部之间,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况还有发生。不坚持原则、不敢较真碰硬。担心考核、提拔时群众民主评议不好过关,工作中不愿、不敢坚持原则的现象还有,“只栽花、不插刺”,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制止的不制止,当好好先生、做老好人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素质能力,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特殊情况和困难问题要敢于决断、敢于担责,面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敢于抵制、敢于斗争。做到任劳任怨、不推责、不诿过,敢想敢做、敢担当。
(三)着力解决缺乏求实作风的问题。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抓重点项目和工作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现在我们的工作面越来越广、摊子越铺越大了,比如:城市、县市、园区试点示范,优企培育和贯标,高校和院所试点,专利产业化推进,县市基层执法,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和示范市场创建等等,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越来越多,每天大家都忙忙碌碌,精力花了、经费给了,考核验收也搞了,但是抓关键不力、抓落实不够,有些工作龙头蛇尾、绩效平平。有的试点地区和单位的专利申请授权量和执法案件数还出现了低于平均增长的情况。2、在下基层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处室和干部下基层、企业调研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在会议室听个汇报,在车间打个转转了事,工作沉不下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不够,帮助企业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就更不够,反而给基层和企业增添接待负担和麻烦;有的处室和干部一年到头很少下基层,既对上面的政策不熟悉,又对下面的情况不了解,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时摸脑袋、空对空,抓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不够,新办法不多。如抓绩效考核有时脱离基层实际,政策效果和激励作用不明显。3、在学习方面,有的同志学习意识不强、畏难怕苦,既不注重理论和业务学习,也不注重在群众和实践中学习。如每年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人报名不主动、培训不积极、考试不参加,有的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有的把学习和工作割裂开来,只想混个博士、硕士文凭“装点门面”,不联系工作、不结合实际,不能学以致用。4、在日常工作方面,有的同志习惯把开个会和发个文当成抓落实的唯一手段,会和文固然重要,但工作不能停留于开会造声势和发文抓落实上,对专项项目和工作布置,平时不跟进、不了解、不检查、不督促,最后往往落实不了。有的处室在局例会和总结汇报时,讲成绩一套一套、点滴不漏,对问题避而不谈或点到为止。针对这些问题,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学风不浓、文风不正、会风不良、作风不实的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着力解决缺乏敬业进取精神的问题。进取精神不足主要表现在:个别党员干部理想滑坡、信念动摇,公务员道德操守和敬业精神缺乏,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思想保守、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自我感觉良好,不能高标准、严要求、自我加压,不追求工作实效和显示度;有的精神懈怠、意志消沉,纪律松懈、工作散漫,小事不愿干、大事不会干。有的党员干部上班不守时,休假却不能少;有的借口交通堵塞而迟到,有的借口怕交通堵塞而早退;有的中午11点半就吃完了饭;有的人日常工作一拖再拖,从不加班。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比如,一些同志认为湖南知识产权工作在全国还是有地位、有影响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已经很可以了。但大家一定要清楚地看到:虽然我省去年专利综合发展实力排在全国第七位,虽然我们的整体工作排在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地区甚至中西部地区相比,我们的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和产业化推进等专项工作仍有很大差距;虽然前几年我们发明专利还在中部地区排第一,但现在安徽、湖北、河南都已经后发赶超、形势逼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进取,勤奋敬业,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五)着力解决缺乏自律精神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党员干部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报酬、不讲奉献,对工作分工、任务安排和生活待遇斤斤计较、互相攀比;个别同志热衷于搞点小门小路、得点小恩小惠、打点纪律和规章的擦边球。下基层喜欢搞点小娱乐、拿点小意思、带点小特产;少数同志工作上不求上进,生活上却喜欢虚荣、接待上喜欢摆阔;有的同志缺乏节俭意识,办事、出差不计成本,不精打细算,出门就打“飞的”,住宾馆,人接人送;极少数党员干部官不大架子却不小,把基层和群众对我们的尊重、客气视为理所当然,并以此来定亲疏、给照顾,甚至运用手中的资源和权力来谋取私利;还有少数人喜欢背后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却从不深刻自我反省等等。针对这此问题,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高度警醒、引起警觉,始终牢记“两个务必”,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防微杜渐、严于律己,守住廉政准则和规定的“底线”,厉行勤俭节约,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加强自律、自警、自省,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队伍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抓好战略落实、促进事业发展。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党支部、全体党员一定要在深刻查找和切实整改上述问题的同时,认真研究解决制约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专利管理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不健全,专利数量不多、质量不优、均量不高,知识产权服务人才不够、体系不全和发展不优等问题,要把解决作风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科学发展中的问题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
提高统筹谋划的能力后面接什么
如下:
一是提高统筹谋划能力。善于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基层治理,提高基层治理整体性、协同性。
二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增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本领。
三是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善于用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在新起点上实现基层治理的新突破。
四是提高政策把握能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策法律素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政策手段推进基层治理工作。
五是提高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打造社会治理“撒手锏”,运用“互联网+基层治理”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手段,提升基层治理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六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网宣铁军和网络新媒体矩阵,创新完善“三同步”工作机制,妥善处置各类敏感舆情,不断提高宣传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
针对工业园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破解?
针对工业园区规划中问题,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予以破解:
一要端正建园理念,抓好统筹布局。要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必须端正园区规划建设的理念,不能为建园区而建园区,要有全市乃至整个地区一盘棋的思想,将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千万不能盲目规划,盲目建设,搞镇镇冒烟,四面开花。
二要实行因势利导,搞好产业规划。同样是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源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日本新竹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两者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地方党委政府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然后因势利导,放大自身优势,与其他地方展开错位竞争。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配套服务是园区发展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和人文关怀,可使企业共享园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道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投资咨询、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资源,使资源在园区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同时,优质高效的服务,能使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从而提高了落户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四要坚持依法规划,提高建设水平。规划是龙头。工业园区规划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被批准后,即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我们必须坚持依法规划,实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准入机制。不同的园区可根据不同的产业定位,制定不同的企业准入标准。应当建立由专家、领导和群众代表组成的项目建设评审委员会,对要求进入园 区的单位或企业进行严格评审。
如此坚持依法、科学、有序的规划建设,方可避免园区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集约利用园区各种资源的水平,确保园区朝着预定目标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
中共四川省委对破解四川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怎样的战略谋划
虽然已经有了详细规划,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经济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劣势和新动能不够突出的背景下,发展不协调问题短期很难解决。具体措施有:
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强化地方参与
结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统筹谋划全省各地区专项重点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为首的经济区,集群发展
加强县城的建设,把一部分县城培育成市域的经济副中心,同时也要加强中心镇的建设,要把一部分中心镇、重点镇培育为县域的经济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