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这是什么动画
- 2、Python的文化衫哪里有卖?、!
- 3、求汉语中的外来语?
- 4、如何炼成的
- 5、关于 马克扎克伯格,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这是什么动画
抓狂一族
摘要
[1]本作品主角。是个精力旺盛、喜爱玩耍、脑筋单纯的浦安第一傻蛋小学生。
是日本第一喜爱暑假的男孩,在暑假期间平均睡眠时间是两小时,其余时间都在不停地玩。
在暑假期间玩耍时若遭遇任何外伤,都能以个人特有的「暑假POWER」立即痊愈、之后就彷佛没事般地继续给它玩下去。
目录
1作品简介
2出场人物介绍
2.1大泽木 小铁
2.2大泽木 大铁
2.3大泽木 晴郎
2.4大泽木 樱
展开
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抓狂一族」(原名:浦安铁筋家族;港译:爱生事家庭)内容以日本浦安市为舞台;描述主角大泽木小铁一家人及周围人物在生活中所发生的趣事。
故事风格是极端夸张的剧情和画面制造爆笑效果,并恶搞著名人物为其特征。
全作品集数为1~31集,续作是「元祖!抓狂一族」
编辑本段出场人物介绍
大泽木 小铁
本作品主角。是个精力旺盛、喜爱玩耍、脑筋单纯的浦安第一傻蛋小学生。
是日本第一喜爱暑假的男孩,在暑假期间平均睡眠时间是两小时,其余时间都在不停地玩。
在暑假期间玩耍时若遭遇任何外伤,都能以个人特有的「暑假POWER」立即痊愈、之后就彷佛没事般地继续给它玩下去。
曾在暑假时创下用前滚翻绕浦安市一圈、打了689局的一人棒球比赛、以铁人三项方式从浦安来回馆山一圈 (来回210公里) 等等惊人记录。
就因为在暑假玩过头的关系,现在他的左膝状况不太好。
对浦安各地方的小路快捷方式非常了解,有「浦安暗道王」的称号。
有「每天要来往学校一次、保持连续上学」的无意义个人记录。
常看的漫画周刊是「周刊少年Champion」,里头最喜爱的作品是「刃牙」。
除了漫画外其它的书都看不下去,唯一的例外是「金氏世界记录」(因为要拿去搞挑战金氏记录的白痴行为)。
喜爱棒球和玩摔角,他个人最爱使用的摔角招式是垂直落下式(Brainbuster)和眼镜蛇固定(CobraTwist)。
在校成绩除了体育满分、美术和音乐勉勉强强外其它科目都不行。
写数学考卷时可以痛苦到呈现濒死状态(到目前他数学最高曾拿过21分)。
因为个性太白痴的关系,到现在没感冒过几次(日本民间有种说法是白痴是不会感冒的)。
喜欢的对象是班上同学菊池茜,一直肖想能拿到她的情人节巧克力。
一开始的模样是发型和大铁相似、穿吊带裤的外型。在抓狂一族第二集中和法子打架头发被拔光后,便慢慢转变成和尚头 + 红白相间短T恤 + 短牛仔裤的造型。
在初期连载时期的性格比较怯懦、也比较容易会哭;之后逐渐转变成十足孩子王的架势。
小铁的造型行为举止是作者浜冈贤次以小时的自己为模板。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大泽木 大铁
小铁的父亲。职业是出租车司机,是行为相当随便、得过且过的大烟枪。
一天要抽26包烟,凡是和烟扯上关系的事物就会一反平时懒散个性而卯足全力。
像特技人般危险驾驶,因此他的出租车亦经常报销。
到目前为止从没戒烟成功过;而且在戒烟期只要烟瘾一发作时就会全身颤抖(威力强到可以引发地震)。
平时衣着拉遢,老是穿著皮鞋不脱就直接进自已家里。
小时候因为个性太糟的关系,所以周遭的玩伴就是几只野猫而已。
他只要突然反常勤快做起家事时,就会造成当天气候异常。
相当在意自己掉发、快要秃头的事。
是支持读卖巨人队33年的球迷。
因为力量不大翻不了桌子,所以翻桌的时候,都会准备一张折迭的小桌子来翻。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大泽木 顺子
小铁的母亲。是料理相当拿手性格贤慧的主妇。
重视家庭成员关系、与任何人都能处得不错。
曾担任一天小铁班上的临时导师颇受好评。
常常为大铁的烟钱及小铁的白痴行为伤透脑筋。
大泽木家中战斗力最强的人,能徒手一人打垮松五郎家全部的野生动物、一拳扳倒巨大小学生超级无敌大暴龙。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大泽木 晴郎
小铁的哥哥。是个外型肥胖、大学联考落榜后就整天窝在家中的御宅族。
私人兴趣相当广范;从角色扮演游戏(如COSPLAY美少女战士、鲁邦三世)、建筑设计、组装模型、把玩莉卡娃娃、到西洋旧电影鉴赏都有涉猎。
一天要看50次美少女战士。﹝为了把台词全记下来﹞
擅长做一些奇怪的发明,如做出让小茜训练用的脚踏车「宇宙二轮鲨鱼4号」。
脸一瘦下来就跟尼可拉斯凯吉一样、但胖过头又变成像谐星高木ブー。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大泽木 樱
小铁的姐姐。国中生,平时行为乍看下是大泽木家行为举止最正常的人,在异性交往方面却有异于常人的品味(她的男友是花丸木)。
兴趣是和花丸木约会,但约会过程与结果总是风波不断。
外型虽然是个柔弱女学生,但有一脚踢飞大象的记录。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大泽木 裕太
小铁的弟弟。在漫画一开始还是个婴儿,之后更改为上幼儿园的小男孩。
擅长各种摔角技巧(全是小铁教的),曾在公园的婴儿决斗赛打败王者丸山千秋、成为新冠军。
脑袋比小铁优秀250亿倍。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大泽木 金铁
小铁的爷爷。兴趣是带哈奇散步并和老人会成员交流。
相当疼爱孙子,闲暇时常常和小铁、裕太一起游玩并教导小铁许多有趣的小知识。
在晴郎还小时为了让他能安全地过马路发起建盖天桥的联署运动。
有利用化妆粉底伪装成小铁的特殊技能。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哈奇
小铁家养的狗。脸上部份的黑毛是小铁小时后用黑油漆涂上的(现今还洗不掉)。常常对大铁用脚随意践踏、踢开它的狗食感到不悦。
名称由来是影集「警网双雄」里的刑警哈奇。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史塔基
小铁家养的黑猩猩。它吃的香蕉常被大铁抢走,因此和哈奇一样对大铁颇有微词。
名称由来是影集「警网双雄」里的刑警史塔基。
※初登场集数:第1集第1发
青田
从垃圾场捡回来、裕太非常喜爱的人偶。
全身上下散怖着诡异气息,似乎会自行长大长出毛发。
顺子妈妈对它非常恐惧,但家中其他人似乎都不把它当一回事。
角色造型来源是作者浜冈家中同样造型的人偶。
※初登场集数:第18集255发
大泽木 鹤子
小铁的奶奶(?)。在抓狂一族15周年庆出版的「浦安玩乐书( 元祖!浦安铁筋家族爆笑プレイングブック) 」里的特别连载有露脸一页。
年龄101岁,似乎和大铁一样是个老烟枪。
※初登场集数:元祖!浦安铁筋家族爆笑プレイングブック
编辑本段动画版
◑◑满意请采纳\(^o^)/лл谢谢◑◑
▁ ▁ ▁ ▁ ▁ ▁ ▁ ▁ ▁ ▁ ▁▁
Python的文化衫哪里有卖?、!
T恤是热的时候穿的多,现在冷没卖是正常的滴
你可以自己找能定制的T恤的网站去弄一两件。把图或者文字给他们就行。
求汉语中的外来语?
不是。“宝贝”中,宝从贝从玉缶声,《说文》讲“宝,珍也”;贝是贝壳的意思,秦以前有用作货币,也有珍贵的意思。“宝”“贝”同义连缀成词,表珍贵的人或事物。 英语baby指婴儿。 所以宝贝不是一个外来词,更与baby不对等。
如何炼成的
请问您是想咨询什么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咨询较多的是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商业分析能力是这个社会最稀缺,最难获得的能力之一。光靠读书,看帖子很难炼成,反而容易被误导。
一个完全没创业过的人,读书的吸收效率是很低的。特别在畅销书横行的时代,“饥饿营销”、“网红经济”、“病毒传播”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商业新手很容易被绕晕掉。
一些畅销书作家为了卖书和卖个人品牌,夸大了他观点的能量。 我所看到的是,很多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被理论误导,做出了错误的职业选择,心里想追求的是财务自由,却不知不觉活成了劳碌命,耽误了自己的青春。我在下面会举具体例子说明。
你“非常想知道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书籍”,那么我就先给你书单:
1
“今天看到一些人,能从一个产品的外包装,分析出这个搜索设计背后所涉及的供应链;”
产品的外包装是一项很成熟的工艺,外包装常见的材质无非是牛皮纸、PET//PE、NY/PE等,找几家外包装定制厂家老板聊一聊就知道了,你可以读一读 《一只iPhone的全球旅行》 ,详细讲了手机从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运输、销售、走私、再销售的过程。
2
“从一个货架的摆放设计,从利润率、消费率、人流量的角度分析出这样做的原因;”
人类开超市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的,老外在货架摆放上做了大量研究,帕科昂德希尔写过一本书叫 《顾客为什么买》 ,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购物中心、杂货店跟踪观察购物者,分析购买行为与消费心理的博弈关系,花费20年时间研究卖场环境如何布置。宝洁也盖了实验室型的超市来研究顾客的购买行为,这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3
“从一款彩虹糖果上,分析为什么只设计有5种味道,为什么偏偏选这5种;”
其实很简单,如果这位商业人士曾经卖过18种口味的彩虹糖,监测过各款口味的销售数据,并且做过深入的消费者调研,他会很清晰地知道顾客喜欢什么口味。成熟的营销人不轻信预测,他们通过调研和测试做决策。你可以读一读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脑白金不是第一天就砸全国广告的,而是在江苏几个小城市验证成功后逐步推广的。
读了这些书,就真的掌握了商业分析能力吗?不能。只能增加在饭桌上的谈资罢了。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样的:广西某民营医院老板老K原来钱赚的挺舒坦,突然开了一家竞争对手医院,请了三线明星代言,投放了大量户外广告,医院装修得富丽堂皇,服务人员服装、服务像空姐。这家医院一开,老k的业绩掉了20%。他潜伏到对手医院做探子,观察地点、面积评估租金成本,观察医务人员、服务人员人数、职位配置算出工资成本,调查对手投的广告算出推广成本,经过一系列调研算出对手的保本价格是一个项目6800元。对方现在的定价是7800元,于是他把价格降到6600元,这个价格他有利润,对方会亏,因为他判断对方在“环境,人员配置上过高”,广西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顾客。他专门针对对手改了广告内容,推广话术,调整了广告媒体,6600活动一推出,果然业绩开始止损回升。
我认为这才叫商业分析能力,盈利亏损、生死存亡就在一个或几个决策之间。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不是什么“让人着迷”的品质,哪有功夫去想迷人不迷人,这是惊涛骇浪中自救上岸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谈论商业。转发马云“新零售”的讲话,做个总结,转发薛之谦的H5,预测新媒体内容营销趋势,在企业当个经理,高管,和一些一线品牌合作,感觉自己很专业,很懂商业。但是,如果脱离公司体系,你试试看,你能卖得动什么?你对商业真的懂吗?
衡量商业分析能力的标准,不是比赛谁能妙语连珠,连续抛出新颖有趣的观点。而是比谁生意做得好,企业赚钱多,能持续地健康赚钱。
如果你同意这个标准。我想告诉你,锻炼这个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看帖子――
非得你自己去做一回生意不可。
生意不用大,倒卖些家乡的特产,什么海鲜,蜜汁鸡翅,还可以做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或者自己做一个自媒体大号,根据你的才能和优势来定。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花钱,花钱进货,花一些钱投放广告,雇几个兼职员工,正儿八经地做一回生意,可能会亏个几百、几千元钱,但是你会对商业有全新的认识。
评论马云,评论王健林谁不会?等你要把自己银行卡上的钱掏出来投资,一切都变了,那是你的血汗钱,你一分钱都不想亏。你开始认真和紧张起来,有一种压迫感逼你去 思考商业的本质 。光是准备做生意的思考过程,就能让你商业思维提高几个档次。
不信,我来陪你走一遍。
首先你要选产品
你一定希望产品很好卖,那么 首要原则是顺应趋势,不要和他作对。
消费升级就是很明显的趋势。中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信息面在拓宽,健康有品质的产品越卖越好,廉价有害的产品份额在萎缩。
同样卖5元钱的饮料,豆浆好还是奶茶好?
肯定是卖豆浆。5元钱决定了只能用奶精勾兑奶茶,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这种有害健康的物质。你去看看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年的财报,惨不忍睹。
老龄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再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你能根据这些公开信息分析出什么商机么?
事实是,当北上广深的互联网公司在激烈抢夺中青年市场时,南方某省的精明商人常年享受老年人市场的红利。搞一个药厂,配一些中草药做成口服液,喝了对身体没坏处。到三四线城市的小电台包一档谈话栏目,把口服液好好夸一夸,调整睡眠啦,缓解酸痛啦,补气补血啦,老人感觉电台具有权威性,功效又很吸引人,一盒卖100多百元也不贵,买5盒还送2盒。就这样的营销方式,已经成功复制了20多个城市,每个月做几千万营业额。
选产品的第二个标准是能复制粘贴。
假设你是一个资深的平面设计师,画的一手好图,P的一手好S。
你会开一家广告公司?还是做个漫画家?
如果你开一家广告公司,你就会发现,这门生意是做一单,只能收到一单的钱。想收5单的钱,就要再付出5单的力。客户要改,你就得奉陪到底。没客户的时候,你还有去找客户,谈客户,还不一定谈的成。虽然一个活儿的单价高,但是每天都要干活,不知不觉活成了劳碌命。致命之处在于,你的产品无法复制粘贴。
如果你去做个漫画家,前期一定很辛苦,只能在微博、朋友圈里积累粉丝,但是一旦粉丝群聚集起来,回报是巨大的。你的一本漫画可以卖书,卖APP下载,一本卖N份,你的粉丝越积累越多,你的作品也越卖越多,你完全可以不干活赚到钱。这门生意可以复制粘贴。
同样的,一个五星级大厨听起来很牛,但是天天要干活也挣不到几个钱。章鱼烧,奶茶,外带寿司这些大厨瞧不上的菜品,反而是能赚大钱的。因为可以做成样板品牌,卖品牌设计、装修模板、厨具赚加盟费,还可以卖食品原材料挣流水钱。每年都有大量存了点钱,厌倦了上班,想要创业过“自由生活”的人,他们是买单者。百度下“连锁加盟”,一长排推广结果印证着这块市场有多大。成功的商人只需要把模板批量卖出,赚到一份份加盟费就行了――不需要炒任何一盘菜。
做生意的第二步是定价
价格是非常敏感,非常关键的数字。它决定了顾客的购买成本,也决定了你的利润。
谈到定价,很多人津津乐道《怪诞心理学》里的价格把戏。
“比如电视机推销员山姆,他在对供展示的电视机进行分组时,和我们玩的也是同一类的把戏:
36英寸 松下牌 690美元
42英寸 东芝牌 850美元
50英寸 飞利浦牌 1480美元”
作者认为,当他故意设置了一高一低的价格后,大部分顾客就会买看起来便宜的中间档――850美元。
而当你真正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你就发现他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是很窄的。你卖850美元,顾客马上就上网查,“42英寸东芝牌多少钱?”如果网上其他家卖820元,顾客想都不想就走了。还有可能是,顾客有个朋友在国美或苏宁上班,或对电视机有过深度调研购买经验,他会建议“别傻了,国产42英寸才680元,质量差不多的!”于是顾客也不会中你850的圈套。
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怪诞心理学有用,但是没有那么大魔力,除非顾客没有其他地方可比价,只能在你家买。
真正管用的理论来自看起来就很枯燥的大部头――《营销管理》。
“需求决定了企业的产品价格的上限,成本是其下限。”
“不同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弹性越高,则降价1%带来的销量越大。如果富有弹性,销售者就考虑降价,因为较低的价格能产生更高的总收入。”
“一项全面回顾40年来价格弹性的学术研究发现,所有市场、产品和时间段的平均价格弹性为2.62。”
“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比其他产品高,处于引入期和成长期的产品价格弹性比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高。”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定价就是按菲利普科特勒的这句话――
“首先应当考虑最接近的竞争者的价格。如果企业的产品有竞争者所没有的特色,那么就应该评估其对消费者的价值,加到竞争者的价格上。”
说白了,和我同层级的竞争对手比,我的产品有优势,我就可以略贵,反之,我要略便宜。如果不这么干,无论你玩什么价格把戏,都会有消费者来教育你“你们怎么这么贵,某某家才XX元!”,销量下跌的数据也会告诉你。这个规律适用于大部分竞争激烈的市场。
第三步是推广
一谈到推广,很多人就会谈杜蕾斯,谈薛之谦H5,谈500强品牌户外、视频、音频媒体的全面覆盖联动传播,网红KOL扩大声势。
很多营销人也会把这些建议写到方案里,反正推广费不是自己出。
但是一旦自己要掏钱搞推广,你发现游戏不一样了。那些500强互联网公司丢个几百万不眨眼,而你,一分钱广告费都不愿意浪费,最好投一些免费渠道,如果花钱,投一元钱最好能挣回5元。
公司小的时候,压根不用去想什么病毒营销,10万+爆文,不现实,找准一个强力卖点,选一个精准渠道去投放才是靠谱的。
正如我朋友倒卖周华健门票。周天王隐退多年,影响力大不如前,门票滞销。我朋友很容易就搞到了3折的进价。他就在想:投什么渠道最可能把票卖掉?
会听周华健的歌的人群,一定不年轻,至少是70后,80后,甚至60后,而且要有一定经济实力,于是他选定2个渠道:高端楼盘的业主群和形象稳重的高端车车友会群,给群主一些红包做代价,搞个群福利活动,最终卖了100多张票,包括10张顶级VIP。另一个做定制T恤生意的朋友,天天混明星粉丝群,关心粉丝的日常生活,吹捧一下他们的爱豆,也能搞到定制偶像T恤的订单。 在企业小的阶段,推广渠道的精准度是最重要的。
企业稍微大了,也千万别学4A公司那套“360度整合传播”,搞什么媒体全覆盖联动,听起来不明觉厉,实际上烧钱死得快。很多企业发展初期就是靠单点突破,倾全力去吃透,报纸也好,电台也好,微博也好,公众号也好,单点做透,把ROI做到最高,到生存无忧了,才考虑投其他媒体去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这个顺序一旦做反了就很可能导致崩盘。
你看,做一个小生意,光是想想就有很多门道,这还不包括做大后的供应链优化,品牌资产管理,客服管理等等。而且你会发现什么叫一环扣一环。比如推广,你广告卖点不强卖不动货,你煽动吹牛过度,把顾客期望值抬太高,一堆投诉就到客服那了。书本的理论或是概念并没有书里吹的那么神,光靠读书去创业是不靠谱的,你必须同时处理、平衡多个环节。
只要做上半年时间的小生意老板,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方式有以下改变:
你身边的圈子以前都是打工者,慢慢转变为老板,尽管是小老板。你开始获取越来越多的创业信息。
和人聊天时,对方抛出一个商业概念,饥饿营销也好,增长黑客也好,你能迅速准确的知道,它属于产品、推广、定价,渠道的哪个范畴,它会如何影响到成本、销售和利润。
你去逛街时,你的思考维度从消费者变为生产者。你看到一家奶茶店,你以前只会想他价格和口味如何,现在你会思考他的租金、原料成本、月流水和推广渠道。
你以前喜欢畅销书,现在开始啃学术书。以前让你激动不已的商业理念,现在看来漏洞百出。你开始啃《营销管理》、《经济学原理》这种大部头。
你变冷静了。你开始抛开感情好恶来读书。你会读一些你不喜欢的作者的书,对自己有启发就行。自己曾经喜欢甚至崇拜的作者,你也会抓出他的理论漏洞。
你不再转发马云咋说,不再和人讨论王健林咋想,你关心的是我咋办?我的生意如何能做的更好?
你变抠了。你以前骂过老板很抠,你当了老板也大方不到哪去。不该出的钱一分都不出。
你独立思考的时间变长了。做个小生意,你也会听到纷纷扰扰的建议。有人要你降价,有人要你提价。你发现你才是所有问题的负责人,所有风险的承担着,所有收益的获利者。提建议的人可以说完就走,你不行。你会感到孤独。你开始更少地去问别人意见,你开始长时间,安静地独立思考。一个问题独自想上2、3个小时。
所以这就是我的建议――与其一年花几百元去买书,看着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实际上读了的书收获也不大,还不如先亏个几百元,几千元去做一把生意,建立一个清晰的、初步的商业大局观,认清自己的商业能力长、短板,这大概率是一次痛苦而无助的修炼,但也一定是你这辈子最划算的一次学习。
想一想,我刚才说的那8项改变,只读书,不做生意,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或许有人可以靠模拟盘炒股赚到1个亿,但是概率大吗?赚到了又怎样,有意义吗?
世间所有重要的才华都标了代价,只是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罢了。
作者:关健明
关于 马克扎克伯格,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早年岁月
1984年5月14日,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扎克伯格开始写程序是在中学时期。他的父亲在20世纪90年代曾教导他Atari BASIC Programming,之后聘请软件研发者David Newman当他的家教。Newman曾说扎克伯格是一个神童(prodigy)。
扎克伯格高中时,已经在家里附近的Mercy College上课。扎克伯格很喜欢程序设计,特别是沟通工具与游戏类。他还开发过名为ZuckNet的软件程序,让父亲可以在家里与牙医诊所交流。这一套系统甚至可视为后来的美国在线实时通信软件的原始版本。根据作家Jose Antonio Vargas所描述的:“扎克伯格创造孩子们的电脑游戏。”
扎克伯格在高中时期,创作了名为Synapse Media Player的音乐程序,并且借由人工智能来学习用户听音乐的习惯,并且被贴到Slashdot上,被PC Magazine的五星评价为3颗星。微软与美国在线当时就想要招揽并训练扎克伯格,不过扎克伯格仍选择进入哈佛大学深造。
哈佛岁月
2002年,扎克伯格从艾克塞特学校毕业,进入哈佛大学就读。在哈佛时代,他跟着犹太人Alpha Epsilon Pi学习心理学与运算科学。
二年级时他开发出名为CourseMatch的程序,这是一个依据其他学生选课逻辑而让用户参考选课的程序。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发了另一个程序,名为Facemash,让学生可以在一堆照片中选择最佳外貌的人。根据扎克伯格室友Arie Hasit的回忆,他做这个只是因为好玩。
Hasit如此解释:“他有几本名为脸书(Face Books)的书,里面包括著学生的名字与照片。起初,他创建一个网站,放上几张照片,两张男生照片和两张女生照片,浏览者可以选择哪一张最“辣”,并且根据投票结果来排行。”
这个竞赛进行了一个周末之久,但是到周一早晨,被校方关闭,因为哈佛的服务器被灌爆,因此不准学生进入这个网站。此外,很多学生也反映,他们的照片在未经授权下被使用。扎克伯格为此公开道歉,并且在校报上公开表示“这是不适当的举动”。
2004年,扎克伯格辍学。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5月25日,马克·扎克伯格重返哈佛大学,除了拿到荣誉法学博士学位(an honorary Doctor of Laws degree)之外,还被邀请在哈佛大学第366届毕业典礼上向毕业生发表演讲。
扩展资料:
2004年2月,还在哈佛大学主修计算机和心理学的二年级学生扎克伯格突发奇想,要建立一个网站作为哈佛大学学生交流的平台。只用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扎克伯格就建立起了这个名为Facebook的网站。
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交网站之一,就连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政界要人都成了Facebook 的用户。
根据雅虎公司的估计,到2015年FaceBook在美国的注册用户会达到5250万,有60%的学生和年轻人都会使用该网站,远远高于2005年的8%及2013年的18%。雅虎预计,到2015年,Facebook其中大部分来自广告,网站的广告收入可能会达到10亿美元之巨。营收有望达18.6亿美元,
Facebook在2010年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同时在线人数也超过了1亿,并且首次在2009年实现了正常运营,即不用再靠风险投资过日子,他通过网站的广告收入已经能够维持自己的开销。并且在这个时候股票在私股的交易中显示这家网络公司的市值已经有150亿美元。
从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间,该网站在全美网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时Facebook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上载八百五十万张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扎克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