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土味老爸给你两个亿,你还见过哪些套路满满的父母?
一个网友在微博上贴出自己和爸爸的对话
网友:爸,借我一个亿
爽快的爸爸说:我给你两个亿,一个回忆,一个记忆
瞬间,承包了网友们一天的笑点,确实我们在成长路上被父母的套路过很多次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父母的套路就开始陪我们上路。
一个朋友因为老婆出去逛街了,孩子饿哭了,他就拿个奶瓶放在自己的胸前,让孩子靠在自己胸前,听自己的声音,然后给孩子喂奶,让孩子感觉和依偎在妈妈的怀中一样。
我们稍大一点可能就会问父母十万个为什么,在这十万个为什么中,有一个必问的问题就是:我从哪里来的?
这时不同父母就有不同版本,比如我们家是不同兄弟姐妹不同版本。
大哥是去街上逛街的时候捡到的,二哥是去种地捡到的,而我洗衣服时捡到的,我妹是在石头缝蹦出来的,导致我们小时候被父母骂了之后总是会幻想,我的亲妈快点来把我带走吧。
在父母的套路我们慢慢都长大,然后上学老师教健康教育课才明白,原来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
有一个网友贴出自己跟妈妈的对话也是套路满满
妈妈问儿子:你大二了就应该要找个女朋友了
孩子说:妈你放心,有人在远方等呢
妈妈说:谁呀?阎王爷吗?
另一个妈妈套路自己的女儿
妈妈:你现在出门戴口罩吗?
闺女:妈。我感冒早好了
妈妈:你年纪这么大,还没嫁人,你还有脸出来见人吗?
.......不知道你爸妈的套路深吗?
为了逼你找对象,你的父母有过哪些表演?
有时候,我不敢随便跟我的父母聊天。你永远不知道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结婚方式。如果他们不同意,他们会督促你找人。下面我列举一些和他们的聊天记录。
我妈妈:儿子晚上有什么活动?我:先吃饭然后去看电影。我妈妈: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部电影适合两个人看。或者:一个人吃饭还是两个人吃饭啊。饭得俩人一起才舒服感觉也好,还是两个人吃饭好。
儿子!爸爸,对不起,你爸爸失去了你。你晚点再收拾衣服,到你叔叔家做女婿。我昨天晚上打麻将把你压出去了,结果一晚上没把你赢回来。
有天吃完饭,爸爸找我谈话就发生了如下对话,我:“爸爸,你不是说如果这次相亲成功,我会给我买辆车吗?”爸爸:对。我:“告诉你个好消息。”爸爸(兴奋地):“你是……”我:“爸爸,这辆车是我给你留的。你不需要买。”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我能跑得那么快。今年,我爹多次为了逼婚威胁我离开家,让我一次性还给他我出生至今所有在我身上花的钱,我说好,你报价吧,三年之内还完。我爸说我要现在,一次性,我默默地交给他一张卡,那卡是贷记卡,我的信用额度二十万,他取我还。
我爸爸:我很后悔我死了。我不该听你叔叔的话,不让你在大学里坠入爱河。否则,可能早就结婚了。我:你觉得如果你不让我找,我就不找了。我找的时候你没看见我。我妈妈:你男朋友呢?你去哪儿了?我:…
有几个建议,我想与你们分享,谁也不想被迫结婚。我希望你长大后能够对自己负责,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生活独立!试着让你的父母走进你的生活,多和他们交流你的真实想法和生活计划!即使你是一个人,你也要过一个充实而刺激的生活。你的生活状态决定了别人的态度。
我妈总是催婚,我怎么跟她沟通?
一、首先态度要好
你一定要对父母的态度非常好,牢记他们有可能会跟你生气、着急,甚至对你拍桌子、流眼泪,你需要做好充分地准备,保持良好的态度。
二、对他们的观点先保持认可
就像“打球”一样,你得让他们先“打”过来,你再“打”回去,不能总是在“攻击”。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认可和理解他们对你的爱、对你的操心,可以这么说:“妈妈,如果我是你的话,我的孩子不结婚,我也会特别发愁。我特别理解你,你的压力一定很大。”你妈妈就会觉得心里很暖。
三、分析需求
父母催婚,最大原因是你没在正确的时间把这件事解决了。你的需求是我要找个我喜欢的人才结婚。其实,我们与父母最大的分歧是在时间点上。
四、想好自己要说的话和充足的理由
关于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甚至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你要让父母明白,你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规划的、有考虑的,你是以一个成年的、成熟的态度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如果你生活得像小孩子一样,交什么朋友、穿什么衣服都要征求父母意见的话,你跟父母讨论婚姻的问题,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你的话的。
你需要做好非常充分的准备,既有语言上的准备,也要有行为上的准备。行为上的准备,是你要从现在开始,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很成熟,而不是只有在跟他们沟通是否结婚这个问题上才突然成熟,父母是接受不了的。
具体方法:
1、求同存异
先说自己是一定会结婚的,之后说很多结婚的好处。爸妈听了很顺耳,这等于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然后又说了自己对将来生活的打算,投其所好,是开展谈判的最有效方法。如果一上来就吵,你后面说的话,他们会一句也听不进去。
2、举反面教材
我们处的时代与他们不一样,变得很快,所以面临的不确定性太多了,所以步子就走得慢多了。你看那谁谁和那谁谁,结婚了一年就离了。你不希望我将来离婚吧,你也希望我幸福吧?如果你希望我幸福,就让我慢慢找我的幸福,而且我相信我能找到我要的幸福。(其实,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很优秀的,所以他们会相信你能找到的。)
妈妈催婚经典台词!
前方高能预警:
“考研考上了吗?”
“做什么工作啊?”
“工资多少呀?”
“谈对象了没有?”
“怎么还不结婚?”
春节回家,在亲戚们的夺命连环问中,结婚是逃不掉的话题。正在热播的综艺《我家那闺女》更是十分应景,被称为大型催婚现场,还有网友调侃道节目不如改名叫《我家那没有结婚的倒霉闺女》。
在节目中,36岁的吴昕,31岁的袁姗姗,29岁的何雯娜,都在被朋友和父母催婚,现场点评也离不开这个主题,就连22岁的傅园慧也被问到有没有相亲的打算。
即使是明星和世界冠军,即使她们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内足够优秀,如果不结婚,在父母和长辈眼里不过是个大龄未婚女青年。
然而,她们并不是个例。到了一定的年龄,没人逃得过被逼婚的命运。
结婚的人越来越少
镜头里的何雯娜说自己刚退役两年,人生才刚刚开始,现在一个人很好;吴昕表示结婚和生孩子都不是非常紧迫的事情;袁姗姗也说过自己并不孤独,过得很舒适。
而镜头外的年轻人,不想结婚的也越来越多了。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结婚率在2013年达到峰值之后,从2014年开始连续四年下降,2017年的结婚率更是跌至了“7”开头,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为什么结婚率在不断下降呢?
晚婚现象越来越普遍是一个重要原因。《人民日报》在微博发布的婚姻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2年,结婚登记年龄段集中在20-24岁,自2013年开始变为25-29岁占比最多。上海市妇联公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上海女性发展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30.3岁和28.4岁,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5.0岁和5.4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读完本科时就已经22岁左右,接近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更不用说读完硕士博士,或者把工作稳定一段时间。
除了婚龄推迟,适婚群体人数减少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受生育政策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了如今结婚人数和结婚率的下降。
读书时忙于求学,毕业后还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再加上情感需求的提高和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晚婚甚至不婚。
对于每个小家庭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父母逼婚开始愈演愈烈。
不结婚,就逼婚
数读菌爬取了知乎中“逼婚”相关问题下的回答,剔除了男友/女友逼婚等不符主题的问题,得到了6798条回答(数据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22日),并进行了分词处理,试着找出中国式逼婚的常见理由和套路。
在逼婚的常见理由中,“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排在第一位,符合中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也有不少父母担心“再不结婚就嫁不出去了”,比如有些女生刚到30岁,却已经被认为“30岁的女人不值钱了”。
对中国的父母来说,结婚不仅仅是儿女必经的人生大事,更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只有完成了,才能称得上圆满。而害怕儿女孤独一生,希望儿女有人照顾、稳定下来,这些担忧和期盼都是为人父母的天性。
七大姑八大姨和周围邻居朋友的闲言碎语,外界舆论的压力,以及虚荣心作祟,也使得一些父母走上了逼婚的道路。有网友说,外面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图父母的钱,心理有问题才赖在家里不结婚,前几年父母还不信这些话,现在连父母都开始怀疑了。
即使在21世纪,也免不了有一些父母思想比较落后,希望儿女能够早日结婚,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有网友表示,自己在被逼婚时听到了许多类似于“一个人生下来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言论,甚至还有“不出嫁和畜生有什么不同”这样伤人的话。
逼婚的理由五花八门,逼婚的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最常见也最基础的逼婚手段就是相亲,父母从中牵线搭桥,为儿女精心挑选自己认为合适的另一半人选。有人反对父母安排相亲,愿意等待缘分,也有人迫不及待希望父母拯救自己的单身生活。
有网友希望父母为自己安排相亲,不行的话交个朋友也可以,而母亲却表示“你自己找行不行,别来烦我了”。
除了相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是常见的逼婚手段。为了达到目的,父母还会给予儿女足够的关心和鼓励,甚至是物质奖励。
有网友说父母为了逼婚,表示结婚奖励一套房加一百万,第一胎10万奖金,第二胎20万,以此类推,甚至还在房间里贴上标语,“结婚要趁早,永远不吃草”、“报答父母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带来儿孙满堂”。
当儿女不那么配合时,父母们的手段也会随之升级,不断进阶。从劝说到嘲讽,再到威胁和使用暴力,步步紧逼。嘲讽常用句式如下:和别人家的孩子比,“那个XX和你一样大/比你大一岁/比你小三岁,人家孩子都上幼儿园了/生二胎了/快生孩子了”,和父母年轻时比,“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打酱油了”。
还有一些父母把暗示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逼婚于无形之中。有网友说自己的父亲在阳台上种了一大堆葫芦,隐晦地表示他想听人喊”爷爷爷爷爷爷”,也有网友表示“对面家的张三李四和猫狗鸡鸭又生了”也是逼婚的套路。
在讲究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时代,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如此热衷于逼婚呢?
台湾学者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写道,“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单元,没成过家的单身汉、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或者被忽视得厉害。必须结婚生子构建一个完整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独立单元。”
在这些逼婚的亲戚长辈们看来,或许结婚只是一件在规定年纪内必须完成的事,和爱情无关。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多人晚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没有遇见爱情。
《人民日报》微博发布的婚姻数据显示,“没遇到合适的人”在年轻人晚婚原因中占比最高,其次是“没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
有逼婚,就有反逼婚
面对逼婚时,大多数人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感到焦虑和委屈,但是也有人对父母的一片苦心表示理解和尊重。有人坚定着自己的择偶标准,也有人选择屈服勉强凑合。
逼婚带来的还有自我怀疑和自卑感。有网友说,自己长期被周围的压力包裹着,产生了很大的负能量,“真的觉得自己特别糟糕”。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2016年春节,北京地铁东直门站内出现了一幅反逼婚的灯箱广告,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别担心,世界那么大,人生有很多种,单身也可以很幸福”。这则公益广告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过被逼婚经历的年轻人众筹刊登。
因为公益广告需要层层审查,并且不能出现“反逼婚”三个字,所以这则广告的创作者们反复斟酌,删掉了比较犀利的内容,使得最后的呈现效果温馨和谐又充满正能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反逼婚的方式似乎很难做到这么温和,争吵和激烈反抗最为常见。
有网友在面对逼婚时,选择直接怼回去,“你爸妈等着抱孙子呢”“我还等着世界和平呢”;“不结婚就是不孝!”“太监干着急有啥用?”;“弟弟妹妹都结婚了,你呢?”“屎壳郎掉屎盆子了而已,我又不是屎壳郎,急啥?”
也有不少网友选择逃避,过年过节不回家,也不接家里的电话,只要父母逼婚就立马翻脸。甚至有网友会租一个男/女朋友回家,打消父母逼婚的念头,换一时风平浪静。
在反逼婚的方式中,有不少行为较为极端。离家出走、断绝关系看似对父母最具有威胁,但从效果上来说,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才是反逼婚的根本。
有网友表示前些年自己对于逼婚争吵过冷战过,但是都收效甚微,后来努力工作给自己买了房,经济独立之后父母就催得没那么厉害了。
李立群老师在《我家那闺女》中说,天下父母心是希望我们的儿女幸福,结不结婚只是一个动作。
电影《剩者为王》中,金士杰扮演的父亲也有类似的台词: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她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着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去结婚。昂首挺胸的,要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幸福,但他们更应该意识到,婚姻并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把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儿女身上。
而缓解焦虑,先从少看婚恋节目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