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高手请进!!!
谈到CPU和主板的搭配,总是离不开外频、FSB和HT总线这三个名词。在AMD的K8推出之前,FSB和外频的关系算是比较清楚的。对于Intel的CPU而言,FSB=外频×4,如果是AMD的K7处理器,FSB=外频×2。但是AMD K8的出现引入了全新的HT总线,使得三者的概念变得混淆起来。两年过去了,许多厂商和媒体的错误宣传使它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这款K8主板支持1000MHz FSB”这样不负责任的说法随处可见。要彻底澄清这个问题,还是重新认识一下外频、FSB和HT的概念吧。
外频,它指的是CPU和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每秒钟发生一万万次的震荡。说到外频,就必须提到两个概念:倍频与主频。主频是CPU的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V髌?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为主频=外频×倍频。
FSB,其全称Front Side Bus,中文名为前端总线。它是将CPU和北桥芯片的连接起来的总线,电脑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曾几何时,FSB也和外频混为一谈,这是因为在早期,尤其是Pentium 4出现之前,前端总线与外频在频率上是相等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QDR技术,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两倍或者是四倍,所有才有了PentiumD 820外频为200MHz,前端总线为800MHz的说法。
AMD的K8处理器可说是划时代的,它把内存控制器集成在了CPU里面,进一步降低了延迟,而且全面引入了HT(HyperTransport)总线的概念。这是一种高速点对点总线技术,在K8平台上起到传输CPU和主板芯片组之间数据的作用。K8和以往的处理器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CPU已不通过传统的前端总线而是直接从内存获得数据,在AMD发布的Athlon64 CPU规格表以及各个芯片组厂商发布的芯片组原理图上,前端总线这个名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HT。
它和FSB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呢?首先,FSB和外频是密不可分的,外频提高之后,FSB会随之提高,这是不可调的。但是K8平台的超频就不一样,当提高CPU的外频时,往往要将HT的倍数往下调!用AM2 Athlon64 3000+来打个比方,其默认外频是200MHz,假设主板支持1000MHz的HT总线,外频由200MHz超到250MHz时最好把HT的倍数从5调到4,使HT总线仍然保持在1000MHz上,这样可以提高超频的成功率。
浅谈ES版Athlon 64处理器泛滥
2006-10-19 8:49:51 热度:21
这两个月来,来路不明、非正规零售版的ES版本Athlon 64处理器凭借不锁频、价格低廉等优点深得网吧业主和DIY发烧友欢迎,不少了解门路的用户都会找到相关的经销商指定购买ES版Athlon 64,而且不少经销商都在国内几家做C2C电子商务的网站上开辟网店,开辟ES版CPU的第二市场……那么到底什么是ES版本Athlon 64处理器?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
一、ES版处理器是何物?
所谓ES版,就是Engineer Sample,非上市产品,本来是处理器厂商提供给OEM厂商配合前期开发配套平台所供应的特殊版本处理器。之所以叫ES版本是因为产品是只是提供给那些与处理器厂商有合作关系的用户,而用途仅仅是用于测试、评估以及协助工程开发使用而已,比如为了知道正式版的CPU是否能通过测试、是否与主板厂商的主板产品相兼容。
这些处理器往往具备倍频不锁定,电压不锁定等特性,以方便合作伙伴全面测试产品。按过往的惯例,处理器厂商往往会按照厂商的订单量来配发一定数量的工程版本处理器,譬如根据网上披露的消息,对微星这类大型厂商会按照每1000颗处理器配1-3颗的ES工程样品,和白板处理器稍有不同的是,工程版本处理器实际上是已经经过测试的产品。
由于ES版本处理器具备不锁倍频等优势,往往成为喜好超频DIY玩家搜罗的对象,同时也因为ES版处理器只供应给合作厂商以及部分大型的评测媒体而使得数量稀有,很少有批量出售的可能。而因为数量稀少而往往让产品身价倍增,价格通常都高于正式零售产品的订价。
二、ES版Athlon 64处理器来自何方?
针对市场上这批ES版Athlon 64处理器的来龙去脉,此前曾有一种说是该批处理器是AMD给厂商、媒体们的测试产品,不过从数量及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来说,ES版Athlon 64处理器似乎更接近“废品论”的范畴。
众所周知,处理器生产并不可能做到100%的良率,在晶圆切割和后期封测阶段都有正常损耗。对工厂测试而言,需要将处理器在运行中的各种可能极限状况都测试到,并且全部通过后,方可作为合格产品出厂。而PC各种日常应用中,涉及极限状态的可能性较小,特别在经历过AMD白板2500+处理器事件后,不少用户也都明白,无法通过工厂阶段芯片测试的处理器,并非就一定是不能正常运行的。
根据相关渠道人士的透露,目前市场中数量如此巨大的所谓AMD ES版处理器其实非常类似当年AMD白板2500+处理器的泛滥。数名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市场上这一批数量庞大的ES版本处理器其实就是能不过检测检验的K8处理器,按理都应该全部存放在一起,销毁后以电子废品的方式卖出。
但基于利益驱使,负责销毁处理器的工厂受利益驱使,并没有将所有的处理器都能被完全销毁,而挑出一些仍可以使用的通过特殊途径,将其销售出去。这批不合格的处理器,到了国内之后,厂商立刻就在加了金属保护外盖,打上CPU编号等标记。
由于处理器没有通过检测,因此核心内部并没有被加载相关的处理器信息(例如核心电压为1.0v1.1v,处理器倍频也没有被锁定,4x—25x可调)。因此大部分零售类主板都会将这种K8处理器认作ES(Engineering Sample)工程样本。其实早在2004年,国内市场就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废品”处理器,那就是著名的“白板Athlon XP处理器事件”。当时新加坡某工厂将AMD委托其销毁的处理器芯片进行重新封装,由此诞生了所谓的“白板”Athlon XP处理器。而本次ES版处理器流入国内市场就像“白板处理器事件”的翻版。
无论是大厂流出的工程样版,还是废品泄漏,无论是单一渠道放出还是多种方式并存,这些处理器近来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在全国各地都有渠道在销售,ES版处理器泛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三、ES版Athlon 64处理器诱惑何在?
1、价格便宜
ES版Athlon 64处理器最吸引人之处就是价格便宜。AMD的价格一直受其产能限制所造成的供应不足限制而在竞争中不断受压,正常渠道行货的价格一直不能让人满意,比如Athlon64 3000+ 2.00G(盒装/64位/三年/Socket754)大致维持在900元的价位上,而ES版的Athlon 64 3000+的售价仅为480元左右,比普通零售版本的同型CPU便宜了一大截,即便是939针的Athlon 64 3200+售价也仅600元左右,比普通零售版本的同型CPU便宜了整整几百块钱。巨大的价差诱惑令不少终端用户和网吧业主都不顾这批CPU可能存在的稳定性风险,热衷向各渠道的经销商购买ES版Athlon64处理器。
2、倍频没有锁定
我们都知道,除了超外频之外,加电压、修倍频一直是各超频玩家所采用方法—在K7时代Athlon XP处理器就因为可调倍频或修倍频而让玩家们所疯狂。而没有锁倍频,也正是ES版Athlon 64处理器的另一个卖点。虽然,正品Athlon 64的倍频并没有完全锁死,但倍频只能下调并不能调高,完全不锁频的Athlon 64 FX又因高昂的售价而让玩家望而却步。ES版Athlon 64处理器的出现,似乎让玩家们看到了了希望—DIY发烧友来说,这批被称为“工程样板”(简称为ES版)的CPU,全部不锁倍频,倍频数可以从4-25之间任意调节,是难得的超频“利器”。因此不少玩家在购买时往往指名点姓地要求购买ES处理器,然后超频获得更好的性能
目前市场上ES版处理器主要有:Socket 754 Athlon64 3000+/3200+/3400、Socket939 Athlon64 3200+/3500+几个型号,其中Socket 754 Athlon64 3000+/3200+/3400的售价在480—700元之间,Socket939 Athlon64 3200+/3500+的价格在600—850元之间。
四、ES版Athlon 64处理器,真的是馅饼吗?
1、主板兼容性问题
购买ES版Athlon 64第一个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兼容性。由于这些处理器并没有加载入相关的设定信息,因此运行是往往以初始化模式工作—超低电压(1.1V)、超低频率(倍频一般处于最低的设计:4X倍频),这就使得在一些主板上往往出现主板无法运行、出现挑板、兼容差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升级BIOS来解决。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各大主板厂商针对这个中国国情况都推出了支持ES版处理器的主板BIOS,特别是一二线品牌的主板在搭售套装时的时候早已刷好BIOS。经销商称,目前,四大一线主板品牌以及升技、磐正、华擎等牌子的主板已经可以“完美支持这类处理器”。
2、不稳定
由于目前大多数的ES版Athlon 64是不能通过测试的报废处理器,因此存在着运行风险,比如在高负荷运行、连续长时间工作后,极容易出现“温度偏高”、“容易死机和蓝屏”等不稳定问题,相信不少选择ES处理器不少网吧业主头已经是头疼不已。
此外,虽然处理器的倍频未被锁定,市场上大部分ES处理器都有较强的超频能力,但在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也极易出现无故重启、蓝屏死机等情况,即便是可能通过测试但在游戏项目方面比同类正常的CPU分数要低。实际上,真正能够一直正常使用、能超的ES版处理器是少之又少,这已经远远脱离了玩家们追求最佳性价比的初衷。 可以说,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是成立的,大家可不要以为这些AMD处理器卖得这么便宜是个好事,其实在很多时候消费者被它忽悠了既然ES版Athlon 64处理器这样忽悠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识别呢?
1、望
由于ES版Athlon 64处理器的外壳是由均为另外自行制作的,并经过简单对处理器进行测试后再自行打上类似正品处理器上的标识。由于非厂商的工艺封装的产品,做工往往比原厂封装工艺差距甚大,而其字体和正品的AMD处理器会有所不同,甚至编号也不符合AMD处理器的命名规范。因此我们一般可以直观地从外观上对比区分出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激光打标设备目前的普及率已经很广泛,商家已经可以为批量的用户定制各种标识的保护盖的情况下,依靠表面标识来区分对普通用户来说有点困难。如果你用肉眼无法确定真伪的话,你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识别。
2、切
“切”,就是是要看清处理器的内核信息,由于被处理器内核写入相关设计数据需要特殊的设备,往往只要处理器厂商才能做到,也是为什么ES版处理器无法变正身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通过主板启动时的检测信息就可以识别处理器是否是ES版Athlon 64处理器,但由于目前已经有主板厂商针对ES版处理器制定了特殊的BIOS,在启动时主板的BIOS往往会将ES版Athlon 64处理器锁定在某散热器的选购与技巧
2006-9-13 9:09:52 热度:14
为越来越快的CPU配备一块性能强大的风扇,从而确保CPU的正常工作状态已经被很多电脑用户当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而面对目前市场上品类繁多的CPU风扇,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产品却令众多用户大伤脑筋。因此,将当今主流的风扇技术详细地呈现给大量的电脑用户,从而让他们在实际选择过程中作到心知肚明已经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普通风扇是消费者们在以往配置电脑时通常作出的选择,这种选择其实来自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过去CPU的运算速度并不是很高,因而其产生的热量也不是很多,通过普通风扇就可以很轻易地完成散热目的;另一方面,过去各风扇厂商所采用的技术大都大同小异,不能给用户带来鲜明的产品特性的震撼。这类普通风扇通常都采用风冷技术,即通过风扇转动所形成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噪音大、易损是普通风扇的明显弱点,而且普通风扇的散热效果也不十分不理想,其排风量十分微弱,故只能使用在对散热要求很不高的范围内。然而随着CPU运算速度的迅速提高,其产生的热量也大大增加,而普通风扇结构设计以及转速方面的局限逐渐凸显出来,并逐渐无法满足及时迅速地散发热量的要求,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已经是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伴随着风扇厂商们在设计理念和生产工艺上的进步,一批采用了领先技术的新式风扇正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它们各自互不相同的技术特点让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技术给我们工作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AVC
作为全球五大散热器制造厂商之一的AVC在引领CPU风扇技术变革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磁悬浮液压轴承和折缘风扇技术无可质疑地成为风扇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眩目的亮点。AVC的磁悬浮液压轴承技术在设计上独特而新颖,它它利用磁力悬浮结构配合高度油膜的润滑,有效延长风扇使用寿命,既达到了双滚珠轴承稳定长寿的目的,又成功解决了高温运转时的噪音问题。
首先,磁悬浮液压轴承改进了传统风扇的底部非密封设计,将风扇底部全部密封起来,形成密闭式保油设计。这样有效防止了润滑油脂的挥发和灰尘进入风扇内部。如此一来的结果是风扇使用寿命得以大幅度延长。
其次,传统风扇由于底部是非密封设计,润滑油无法存储太多。而磁悬浮液压轴承风扇利用底部密闭的特点,设计了超大储油空间,可以存储大量润滑油脂。这使得轴承时刻保持润滑状态,大大提高了风扇使用的稳定性。
另外,液压轴承风扇采用特殊的低磨耗、耐高温油脂。这种油脂磨损率低、抗高温。即便电机进行长时间连续工作,处在高温状态下,风扇里面的油脂也不会挥发,保证对轴承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不仅如此,磁悬浮液压轴承风扇还使用了透压式油路设计,使得轴承和储油槽互通,利于储油槽内的润滑油脂通畅地进入轴承。同时,它还用粉末冶金,使用特殊金属制作轴承。轴承上有微小的空洞,把轴承放入特殊润滑油脂中浸泡,使空洞充满油脂。风扇在运转过程中油脂不断溢出以润滑轴承。配合AVC透压式油路设计,轴承与储油槽连为一体,润滑油脂可以自由流动,真正做到无限制自溢润滑。而与一般产品相比格外抗磨损的采用特殊宇航材料制作的轴心更让AVC风扇具有了超长的生命周期。
除此之外,AVC风扇的折缘扇叶设计采用了独特的折缘扇叶型增压降噪风扇装置,可以有效地消除轴流风机扇叶在限制空间中引致的涡流,达到降低噪声,增加风压的卓越效果。
彩丰(Colorful)
业界著名散热器供应商彩丰Colorful旗下的赛冷系列产品采用了Colorful独有的悬挂式静音风扇技术。该悬挂式静音风扇构思巧妙地将风扇的支撑点和走线布置转移到了风扇的顶端,使送风通道没有任何阻碍,风流直接导入散热片组中。这样做的效果是既减少了送风时因为风扇支撑竿的阻碍而导致的风向紊乱及哮音,而且在外部使用环境上起到了风扇罩的保护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外,赛冷悬挂式静音风扇全部采用了直径9cm的大口径风扇,叶片显得结实而有力,而且采用是现在流行的大倾角设计,做工精细,扇叶边缘全部经过打磨抛光处理,送风顺畅,所以能在较低的转速下保持充沛的风量和较大的风压,既达到了散热效果,又不失安静的使用环境。这种悬挂式风扇的设计是目前风冷散热器里面构思最独特而且最实用的一种,在达到了增大风量、减少噪音的同时,又不必为此付出昂贵的成本代价。这和一些需要付出高价格而只能得到低效果的花哨散热器比起来,显然是要划算得多了。
QQ链接网络上压大小单双是什么游戏
快3赌博游戏。在QQ链接网络上通过这个游戏即选3个数字,通过押大小、猜单双等形式开展赌博活动,不建议去玩。
大小单双走势如何看
通过走势图的情况来判断出游戏的中奖可能号码。要说快3技巧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玩家们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在游戏里面观察游戏的走势,通过走势图的情况来判断出游戏的中奖可能号码。
然后来进行投注,提升自己的成功率,在走势图当中,这几种规律是大家使用起来会比较有效的,第一大家可以看隔期,在游戏走势图当中,我们会发现基本上隔期就会出一个对子。
说明:
这个规律是相当普遍的,也就是说玩家们如果选对了隔期的话,那么投中对子的可能性会非常地高,而游戏里面的对子投注需要的成本就低很多,成功率又高,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另外计算和值,也是一个很好用的快3技巧,在游戏当中我们将每一期的和值都进行计算,可以通过和值的走势图来进行了解与总结,然后可以根据和值的情况,来选择出自己的投注号码。
打靠背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大家在快3里面可以看一下走势的情况,如果出现对子了,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下一把打靠背,比如说出了122的话,那么下一把我们就可以试试靠背的112,中奖的可能性很高。
什么软件可以猜小双小单
疯狂猜可以猜小双小单。
是单猜大小、单双,赢的概率大,都是50%的概率赢。
大单大双小单小双这样一起猜,这样赢的概率是25%。
但最后的收益的期望值其实是一样的,50%×2=25%×4=1。
如果单纯的只是想赢,不计较收益的话,猜大小单双。
如果注重收益的话,两种方法都是一样的,没差别。
含义
大小单双是指江苏快3“个位”和“十位”这两个位置的“大小、单双”玩法,即把10个自然数按“大”、“小”或“单”、“双”性质分为两组,0-4为小号,5-9为大号,0、2、4、6、8为双号,1、3、5、7、9为单号的。
快帮忙急等
rm格式的视频文件体积小巧,效果还不错,广受大家欢迎,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将VCD格式的视频文件转化成为rm格式的文件。
将dat文件转成MPEG文件
1、下载MPEGTool软件,利用MPEGTool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把dat格式的文件转换成MPEG格式的文件,另一个是可以用来分割MPEG文件。
2、MPEGTool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在“来源”找到要转换的dat文件,在“目的”中添上rm文件的文件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3、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利用MPEGTool对输入的电影片断进行剪裁,输入起始帧和结束帧或直接拖动刻度即可完成设定。
注意:有些dat文件在转换后有无法播放的现象,可以点选special format选项来解决。
4、设定好后,点击“next”转换就开始了,一张VCD碟片只需几分钟,MPEG文件大小与dat文件差不多,也就是几百兆字节。
将MPEG文件压缩成为rm文件早期的Real Producer不支持mpeg,选择较高版本的Real Producer Plus v8.51汉化版,它可将Wav、Mov、Avi、Au、Mpeg文件压制成Real影音文件( ra、rm、ram……)等。
如果在局域网中使用,可以选择较高速率并将画面质量设置为最高,对于双语的影碟,音频一定要按双声道模式来处理。
使用以上方法制作rm文件可以大大节省硬盘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不用把影片分成若干段的情况下获得质量很高的rm视频文件,播放效果和VCD十分接近。
AVI→MPEG
AVI转成MPEG是最常见的一种视频格式的转换了,目前有很多软件可以做到,不过最常用的还是TMPGEnc,由于此款软件是日本人开发的,所以也俗称小日本,其采用独特的编码使生成的MPEG文件图像质量非常好,可媲美专业视频压缩卡的效果,现在最新版本出到了TMPGEnc 3,如图
TMPGEnc 3支持多种多媒体指令集,这些指令进一步增强了CPU在视频编码等方面的能力,使我们完全能够通过电脑制作出高清晰的DVD视频光碟。
除了小日本以外还有一款软件更值得推荐,那就是Canopus Procoder,如图
这款由视频老牌公司Canopus(康能普视)在色彩表现、画面细节的表现方面等超过了TMPEGenc,更重要的是,它在压缩速度上更是大大超过了TMPEGenc,让我们做到了压缩的速度和画质的表现两者兼得!因此本人强烈推荐大家使用这款软件!呵呵。
VCD/DVD→RMVB
所需软件:
Helix Producer Plus
Empeg2dec(Elecard MPEG2 Video Decoder)
SmartRipper
VobSub
VCD转RMVB就比较简单,设置好Helix Producer Plus各项参数直接换转即可!
DVD直接转成RMVB就比较麻烦了,首先是Helix Producer Plus不支持直接读取DVD碟片里的VOB文件,其次就是得提取片源及提取字幕!这里只大概谈谈制作过程,如果大家觉得有需要可以另行成文!
首先是运行Empeg2dec,让Helix Producer Plus能够支持VOB文件。
然后用SmartRipper提取DVD片源,也就是拷贝DVD碟片里的VOB文件文件内容!
接着用VobSub提取DVD字幕。
是运行Helix Producer Plus打到DVD碟片里的VOB内容,设置好RMVB的各项参数开始转换!一张D5的盘片转换时需硬盘7个G以上,D9盘片就得要11个G以上了!
RM/RMVB→VCD/SVCD/DVD
用EO VIDEO可进行转换,不过它的转换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如果用TINRA进行转换,但这个软件只能把RM转换成未压缩的AVI文件,相当“原始”。另外还有一种特笨的方法:就是用动态屏幕捕捉软件配合录音软件把它抓下来,不过丢帧严重,惨不忍睹!我们还可以用Realone解码器使MainConcept MPEG Encoder直接将RM文件快速转换成VCD、SVCD、DVD。我们只要准备两个软件:首先是MainConcept MPEG Encoder 1.4版。可是MainConcept MPEG Encoder是将AVI转换成MPEG的软件,RM格式根本就不支持啊!怎么用呢?别急,我们下一个就请出超级软件Realone解码器!只要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办到了!第一步:先安装Realone解码器,使Windows Media Player可以播放RM/RA/RMVB格式的影片。第二步:再安装MainConcept MPEG Encoder 1.4版,将AVI格式转MPEG的软件。第三步:打开MainConcept MPEG Encoder软件的界面,点击Video视频来源项后面的Open,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所有文件,找到RM格式文件并打开,这时Audio音频来源和Output输出文件项就会自动添加。第四步:选好输出路径和输出格式(有5种格式备选),并可以在“details...”详细资料选项里进行仔细调整.第五步:一切就绪,点击Convert转换按钮,然后等待(可以点击Options菜单里的预览项进行实时监控),完成后有一声提示音。
它的转换速度很快,比影片的播放时间慢不了多少!转换后图像、音频的质量也看不出什么分别,又适应Windows的所有操作系统。本人并不赞同把RM转换成DVD,因为RM格式的视频质量本来就不怎么样,就是转成DVD也是差不多的效果,这样进行转换没有实际意义!
RM,RMVB转为VCD常用的软件是用EO-VIDEO,但是其转换时间太长,画质一般,下面介绍一种比较快的转换方法,时间快画质好.
使用软件:
Real Alternative
TMPGEnc Plus
StreamboxRipper
首先安装Real Alternative 用默认选项,安装后可以用Windows Media Player放RM,RMVB. TMPGEnc Plus也可以直接用RM,RMVB文件作视频输入源,直接用RM,RMVB文件做音频输入源时转换后的MPG文件有图像无声音,需要安装StreamboxRipper,它的作用是从RM,RMVB中提取音频并存为WAV文件,作为TMPGEnc Plus的音频输入源,这时转换后的MPG文件就正常了,然后用NERO刻录成VCD.
TMPGEnc.Plus和NERO的具体用法网上有教程.值得注意的是,TMPGEnc Plu选择文件时无RM,RMVB项,选所有文件即可!
DVD→VCD/SVCD
如果你有一部精彩的DVD影片,想让没有DVD光驱的朋友也能欣赏这部影片,该怎么处理呢?你可以将这部影片转换成VCD后送给他。以前用得比较多的是Dup-DVD。现在介绍一款速度飞快的软件wincopydvd standard edition,这个dvd转录软件可在30分钟复制dvd成为绝佳影音品质的vcd/svcd。
MPEG(MPEG-1)→ASF
要将MPEG-1格式的影像文件转换成微软的ASF视频流格式文件,所需要的软件工具有:Sonic Foundry Stream Anywhere、Windows Media Toolkit等等。因为需要ASF压缩编码驱动库的支持,首先必须安装Windows Media Toolkit。然后运行Sonic Foundry Stream Anywhere,从中打开你的MPEG文件,将之另存为ASF文件就可以了。注意设置一下生成ASF的参数,最佳的是在320×240和30帧/秒的情况下。
ASF→MPEG(MPEG-1)
将ASF视频流格式的影像文件转换成MPEG格式的影像文件需要借助于AVI格式这个“桥梁”,推荐使用以下软件组合:DVMpeg 5.0+,VirtualDub,Windows Media Tools。首先启动Windows Media Tools和DVMpeg,再运行VirtualDub,打开你想转换的ASF文件,处理后将生成的AVI文件保存到一个文件夹,然后DVMpeg就会自动把它转换成MPEG文件。当然,条条道路通罗马,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外,你也可以借助其他软件工具把ASF文件转换为AVI格式的文件,再使用相应的软件把AVI转换成MPEG格式。由于ASF视频格式的先天限制,一般来说它的图像质量往往比不上MPEG-1,所以转换之前,请三思而后行。
VCD→MPEG-4
把VCD 转成 MPEG-4 第一步就是要把 VCD 的 DAT 文件转成一般视频软件都认识的 MPEG-1 格式,要完成这个任务,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超级解霸》转录功能,将所需部分转录成 AVI 文件,并保存起来备用。第二步需要用到的软件是VirtualDub 1.3,这个软件的速度和方便性都是一流的,所以大家如果没什么特殊要求的话,推荐使用。在进行 MPEG-4 的编码压缩工作之前,切记事先需安装了 DIVX MPEG-4 的压缩编码驱动程序,否则不可以进行MPEG-4的转换。还有一个与VirtualDub 1.3功能差不多的软件是Vcdgear 2.也值得一试。把VCD转为MPEG-4的好处是压缩后只占原来的1/3的容量,但图像质量却没有什么损失。
MPEG-4→MPEG-1
将MPEG-4格式文件转换成MPEG-1文件推荐使用Panasonic MPEG Encoder 2.2+和Divx-Codecs。首先要安装Divx-Codecs驱动程序,这个东东就是DivX的压缩编码器,然后启动Panasonic MPEG Encoder 2.2+,选择待转换的DivX文件,接下来可以调整视频文件的尺寸和压缩比例,甚至还可以控制是否加入交错平滑处理和为视频文件加入黑边等等,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最后确认压缩就完工了。
以上几种视频格式的转换应该说是比较常用的了,有的朋友还问过如何把VCD转成DVD?如何把ASF转成DVD?如何把MPEG4转成DVD?我觉得这几种转换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就算把VCD、ASF或是MPEG4转成DVD其视频质量也只是VCD、ASF、MPEG4效果!
玩猜大小 和单双 什么方法赢的几率大?哪种几率大?
1要先了解定位胆的规则才有办法提高胜率!
注意:是提高胜率!不是稳赚不赔!
1首先要知道定位胆由十个号码组成,可能是0-9,也可能是1-10,这都不影响这中间的概率!
按照我多年经验来推断,小概率的部份是1-3码,分别为10%-30%的命中率!这是大部分人会选择的。
第二种则是属于中规中矩的,4-5码,分别是40%-50%的命中率!很多不懂得新手会选择这个作为起手!
第三种是属于比较大底的,6-9码,分别是60%-90%命中率! 这种就是投入比较多,回报比较小的!适合大款!
你可能会问说那就乾脆都选90%命中就好啦?
但是客官,快别这么说!越高的命中率需要摊平的倍数也就越高,俗称有一好没两好,如果想探讨更多的问题可以跟我交流交流!这是我多年的一些经验,提供给你参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存在即合理,有人亏就有人zhuan,看你怎么理解了,自制力差的贪得无厌的必亏,亏的都是这些人。百分百肯定不可能的,抠q:{877-2257}但是可以做到大几率zhuan,难在哪?难在没有方fa,或者一个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都一直用,屎都能给你亏出来